鏡頭
作為天文攝影的鏡頭,不管是數位相機所使用的相機鏡頭,或是望遠鏡,針對不同的天體需要適當的選擇不同的鏡頭,而影響鏡頭的主要因素為:焦距、口徑、光學形式。
焦距:
以同一台相機而言,焦距影響視野的大小,焦距越短視野越大,焦距越長視野越小。
像是若想要拍橫跨天際的銀河,那就需要焦距約20~30mm以下的短焦鏡頭;若要拍木星、土星等行星類目標,那就需要焦距1000~2000mm以上的長焦望遠鏡。
不知道到底視野會有多大怎麼辦? 有許多的網站可以模擬相機以及望遠鏡的視野大小(如https://astronomy.tools/calculators/field_of_view/),在實際拍攝前可以先看看,否則可能會發生目標只佔相機畫面的一個小角落,或是整個超出畫面的烏龍事件。
(同樣的相機,模擬以天文館的Meade 14與Vixen ED 81S拍攝木星的畫面)
口徑:
在望遠鏡界,口徑就是不變的真理。口徑影響鏡頭的集光力,口徑越大,入光量越多,口徑越小,入光量越小。
對於大部分天文攝影的目標,亮度都是暗之又暗,越大的口徑可以幫助我們在同樣的拍攝時間內,獲得較多的光線,拍攝的目標也就越亮越清晰;或者說是在較短的時間內,獲得較佳的拍攝效果。
舉例來說,在其他條件都不變的情況下,若將口徑放大2倍,就可以只花1/4的時間達到同等的曝光量,感覺不多嗎? 想想只要花1個小時,就能完成別人4個小時的工作,何樂不為?
口徑同時也影響光學解析度的極限,但考慮到大氣擾動、鏡頭光學品質、追蹤穩定度等,以平地觀測來說口徑對於解析度的影響有限,因為10cm以上的望遠鏡通常就會因為大氣擾動而通通只有一樣的光學解析度。
而綜合焦距、口徑,可以計算出一個數值: 焦比=焦距/口徑
焦比就是數位相機中所說的光圈、F值,坊間一般認為焦比小的鏡頭較適合天文攝影,因為焦比小,代表在同樣的焦距下,口徑較大、入光量大。不過仍要視拍攝目標而定,焦比小的鏡頭表示在同樣口徑下,焦距較短、視野較大,則不容易拍攝較小的目標。
光學形式:
鏡頭的光學形式(或者說是光學品質),影響的要素就較為複雜。雖然理論上,鏡頭的目的就是要把光線聚焦在同一點上,但是折射式的透鏡勢必產生色差,不同顏色的光線會聚焦在不同的位置(於是也就有了消色差透鏡組);從鏡頭中央往外,則常見各種像差及變形,越是靠近邊緣,變形就越嚴重。
(廣角的相機鏡頭,邊緣部分常見星點變形,望遠鏡頭或多或少也有類似的狀況)
由於各家廠牌所推出的鏡頭光學形式種類繁多,選擇不易,最好還是先就上方焦距、口徑初步篩選後,再盡可能的選擇色差與像差最少的鏡頭,多參考各大網站對鏡頭的測評或是看看該鏡頭實際所拍出來的照片!